—榆林市榆阳区大河塔镇高沙岇村韩家坡村民小组过大年迎新春纪实
大年初三,这是最热闹的一天。这天,秧歌队一大早上寺庙敬神,接着一整天挨着给各家各户拜年、送祝福(俗称"排门子");晚上举行乡村特色文艺晚会……
这也是我亲身经历过的我们村30多年的传统文化节了。
去年腊月,村上就发了通知,邀请全村男女老少、女乡外客(女客、女婿)在兔年正月初三回村里过大年。这回归传统的主张,正合了大家的心愿。昨天,我们全家一大早就出发了。回去一看,回村的人络绎不绝,到上午九点多初步统计,就有二百多人! 新年新气象,人人喜洋洋。锣鼓喧天,花炮震空,笑脸绽放,人声鼎沸!男人握手问候,女人相拥祝福!沉浸的小山村一下子被激活了,处处欢声笑语,人人欢天喜地!真是不一样的时间,不一样的地方,不一样的气氛,不一样的气场!
村委会还准备了丰盛的早餐,饭后,秧歌队整装上场。今年回来的人多,闹秧歌的高手都回来了。大家热情高,一下子就整起了一支六十多人的队伍。
今年的秧歌服也好,承蒙榆阳区文化局大力支持,去年给了三十套女装和锣鼓大镲,今年又给了二十套男装,还有音响和二胡、三弦、笛子等乐器,全领着戴。
所以,今年的秧歌队伍齐整、衣服齐全。表演开始后,在伞头的带领下,踩着鼓点,大家扭得特别带劲,特别欢实。秧歌队一会儿像群龙盘旋,一会儿像彩蝶簇拥,一会儿像雁阵前行,一会儿像校场操演。那韵致,如风摆柳,如花弄影,如水上飘,妙不可言。随着秧歌队队形变换,锣鼓也不断变换节奏。一米五的大鼓,一尺二的大镲,还有铙钹、小镲、铜铃,敲得人血脉喷张,精神振奋!这开年的第一场秧歌就赢得了开门红,博得乡亲们大声喝彩。
说实话, 我就喜欢我们村这样的秧歌!虽然我看过更专业更上档次的秧歌表演! 秧歌开始上寺庙敬神前,我先开车到古佛寺、龙王庙、财神庙祭了神灵,然后去上坟。母亲的坟,老祖宗的坟,爷爷、奶奶的坟,分别处在三个山头上。我开着车,和儿子、女儿女婿点完纸,回到大院时,秧歌队也已完成了庄严的敬神程序,返了回来。这时,时间正好是下午一点。 按照传统,敬神结束了,就该"排门子"了,但是,现在村上住的人家稀少,又特别分散,不适合去"排门子"了。到这时,活动似乎该结束了。但是,谁要这么认为,那就大错特错了。好戏还在后头呢! 虽然,因疫情影响,准备时间特别短暂(原来打算组织起来,排练二十来天),但村上一些有担当有情怀的人,硬是动员大家整起了二十个文艺节目,并选拔了两位主持人。他们要为父老乡亲献上一台文艺演出,作为新年的厚礼。 演出从下午两点开始,且听主持人的开场白: 甲:各位尊敬的长辈、名位亲朋好友: 乙:各位父老乡亲、兄弟姐妹: 合:大家过年好! 甲:玉兔迎春到,红梅祝福来!今天是大年初三,我们相聚在自己的家乡,隆重举行庆祝新春佳节文艺活动。在此,我谨代表全体演职人员向全村父老乡亲、兄弟姐妹们拜年!祝大家新春快乐、阖家团圆、幸福安康、万事如意! 乙:天增岁月人增寿,春满乾坤福满门!祝全村家家户户老老老少少在新的一年里,三阳开泰,四季平安,五福临门,六六大顺,好运连连,财源滚滚! 甲:人间有真情,一日尽还乡。欢迎从四面八方回到家乡的亲人们,我们今天要-起过一个团圆年! 乙:二十多年前,每年过年,我们缺年货却从来不缺年味,家家户户热热闹闹,老老少少喜气洋洋,整个村子天祥地瑞,和和美美,喜乐无比! 甲:挂红灯、放鞭炮、闹秧歌、看晚会、穿新衣、戴枣串、喝老茶、酿米酒、煮扁食、蒸年糕…构成浓浓的年味。 乙:若要说年味,只有家乡浓,只有家乡纯。今天,我们回来了!我们要在自己的家乡和父老乡亲过新年、品年味,要和兄弟姐妹们闹红火、演节目!
主持人热情奔放,落落大方,声音宏亮,富有磁性,一下子就把气氛演染起来了,把观众吸引住了。 你看,这像一场随随便便的活动吗? 接下来,在气势宏大的集体舞《欢乐中国年》开场之后,一连推出两个《拜年》。一个是由三姊妹演的歌伴舞《拜新年》,一个是由三个年过六十的媳妇合唱的《连成拜年》。三姐妹正值青春妙龄,能歌善舞,歌舞俱佳,人气爆棚。后一个调子用《连成拜年》的调,虽然唱得一般,但翻新的歌词表达了她们真诚的祝福: 过了大年到初三, 我们给咱父老乡亲来拜年, 一上台,把腰弯, 左手拉,右手搀, 那是伊呀嗨, 给咱父老乡亲来呀来拜年, 那是伊呀嗨!
正月初三拜大年, 给咱父老乡拜个什么年? 平安年,安如山, 丰收年,仓满满, 吉祥年,喜连连, 幸福年,福绵绵, 那是依呀嗨, 给咱父老乡亲拜个万事如意年, 那是伊呀嗨!
过新年来盼团员, 我们给咱父老乡亲来拜年, 闹秧歌,敬神仙, 你唱歌,我表演, 那是依呀嗨, 给咱父老乡亲拜个吉庆团圆年。 那是伊呀嗨! 家乡过年不一般, 人人见面高高兴兴心喜欢, 年味浓,亲情甜, 好传统,永眷恋, 那是伊呀嗨, 明年再给咱父老乡亲来拜年! 那是伊呀嗨!" 节目在观众的阵阵掌声中进行。出彩的一个接着一个,如男声独唱:《萍聚》感情充沛、声音宏亮;《一壶老酒》高亢深沉、不输原唱;《女儿情》中音浑厚、情深意浓。再如舞蹈《山里人乐得好潇洒》动作潇洒,《一晃就老了》舞姿优美。还有女声独唱:《翻身道情》气顶得很足,声音拔得很高、很正;《人说韩家坡好风光》声情并茂;二人对唱《赶大车》灵动活泼、轻松愉快;还有歌伴舞《五月散花》《回娘家》《小媳妇回娘家》《四老汉赶集》搞笑逗趣,俏皮幽默,令人捧腹;葫芦丝独奏不输专业水平;而村中一对七十多岁的老夫妻,丈夫伴奏、妻子演唱的《人想人》《种洋烟》,原汁原味,中气十足,令人眼前一亮,博得满堂彩! 最后一个节目是大合唱《我们走进新时代》,在四个领唱者的引领下,现场所有人站在一起,大家引吭高歌,气概豪迈,歌声飞扬,回荡在天空中。
活动在主持人"明年今天再见"的告别声中结束,活动整整持续了两小时又二十分钟! 两个主持人真给力,她俩都是在职教师,主持、朗诵功底深厚。两人穿针引线,随机应变,为活动的成功举办起了很大的作用! 父老乡亲更给力!天气预报报道昨天是大风降温的第二天,气温零下二十四摄氏度。有人曾经提议改日再聚。昨天回家时,小车仪表盘显示过的温度最低是零下二十五摄氏度,到中午,气温还在零下十二三摄氏度之间。虽然风不大,但那是硬冻干冻,站上半小时人就受不了了。但是,观众始终热情不减,冻得受不了时,到屋里缓一缓,又跑了出来。有一部分人一直围在两座火炉子边,欣赏着节目。可见,父老乡亲对这样的活动是多么喜爱! 晩饭是炖羊肉。掌勺师傅是开酒店的(是这次活动的赞助者之一),手艺高超,可谓是庖人治庖。他做的羊肉不咸不淡,不硬不烂,不腥不膻,老少皆宜。280斤羊肉,炖了一米开口的锅两大锅,还有两锅素烩菜,及蒸馍、米饭等,从五点开饭到结束,大家几乎吃光了饭菜肉。
有人说,多长时间不敢吃肉了,今天放开来吃了一顿;有人说,今天胃口大开,吃了个管饱;有人说,多少年没有吃到这么香的羊肉了;也有人说,这比自己家几个人吃年夜饭带劲多了。高手做出来的大锅羊肉固然好吃,但吃饭吃心情了,如果不是这样的时间,这样的场合,这样的人,能吃出这样的感觉来吗?
回家过年真好!让我们大家享受到了浓浓的年味,过了一把真实过年的瘾! 没有年味的过年是最无趣的!经验告诉我们,丢掉传统,离开家乡过年,年味必然寡淡。因为,世世代代在一方水土上养育成的传统,已浸入我们的血脉骨髓,成为我们的文化符号。只有对上这个符号,我们才舒坦,才快乐,才幸福,才满足,才像喝了老酒那样酣畅淋漓!
家乡的年味啊,是我们永恒的情结,永远的乡愁!
陕西省榆林市榆阳区大河塔镇高沙岇村韩家坡村民小组 (韩利飞执笔)
2023年1月25日(农历癸卯年正月初四)
—————
责编:成才
编审:韩雄亮
编发:新媒体头条
推广:地球村民网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sumdns.com/164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