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实话实说运营
一个好的运营需要有跟到底的精神。
第二章:运营是个筐
1、内容运营是指通过创造、编辑、组织、呈现网站或产品的内容,从而提高互联网产品的内容价值,制造出对用户的黏着、活跃产生一定的促进作用的内容。
2、用户运营是了解用户的规模以及增长或衰退情况,并进行适当的用户分级,了解新用户有多少、老用户有多少、每日增长规模有多少、用户都处于怎样的生命周期。
3、活动运营:活动文案撰写、活动流程设计、活动规则制定、活动成本预估、活动预期收益、活动效果统计、活动改进措施。
第三章:揭开内容运营的面纱

内容运营的展开,重要的是当用户进入之后,如何引导用户看到内容,怎样让用户对内容满意,如何促进用户建立UGC,如何筛选用户内容,如何阻挡垃圾信息,这些都是很重要的内容。
1、如何进行内容质量的甄别?
- 产品设计:(赞成、反对)
- 内容规范:即便有了系统和规则,也依然有内容依赖人工。
2、如何把好的内容推给用户?
- 写一个好的文案,观测转化漏斗
- 内容的推荐与整合,降低用户的选择成本,提高优质内容传播效率。

3、公共平台的内容运营
- 先定位、快速测试,获取反馈、培养用户习惯、坚持长期内容运营方针、与内容消费者保持活动、坚持原创
- 内容运营的核心:内容消费者、内容生产者、网站与产品、内容消费者定位。
- 邀请机制是把双刃剑:
1、让人感到稀缺性,但如果稀缺到流入黑市,影响用户体验。
2、可以制造垂直用户群,但可能导致用户群单一。
3、考验内容运营者和生产者的能力,考验网站功能。
- 护城河机制:设置门槛,比如新注册1天不能发帖。好处:避免小号,水军,减少垃圾内容;考验用户耐心和内容本身的质量。
4、内容运营机制
- 内容生产者定位、内容生产者定位、内容生产者是谁,他们应该提供什么内容?激励内容生产者措施。
- 把控内容质量,可以指定标准,让用户打分,也可以用网站的内容评价机制。
5、如何让长期提供高价值内容?
- 大众点评的激励措施:评价送《指南》
6、内容生产者维系
网站的氛围营造:社区规范,言论控制,规则奖惩。
- 内容生产者激励措施涉及:内容生产者的维系和内容的反馈机制与跟踪策略(根据反馈进行数据挖掘做下一步指导工作)
- 维持内容生产者:积分、权重、赞同、感谢、认证、加V等。
7、如何让社区用户动起来?
- 活跃用户的28法则,甚至更低。
- 提高准入门槛:比如进入后多久可以发表言论
- 建立标准化内容:降低使用门槛
- 制造观念冲突,让用户自发站队,一个有争议的话题可以让用户活跃。
第四章:做一个有趣的活动

1、活动重要四个部分
- 活动设计与成本预算
? 活动风险管控与应急预案。
? 活动数据监测与应对策略。
? 活动效果判定与总结。
活动目的明确、清晰,一个运营者,如果心中永远只有当前的目标,而忽略了行动的目的,那么他终将一无所获。
2、运营的方针有两种:借力和借势
- 先看能不能借势,再看能不能借力。可以借势的活动用抽奖的方式进行,可以借力的活动用合作分摊成本。
- 如果势、力皆无,那么就要拿出数据说服老板,要么降低活动预期,要么增加活动预算。
- 如果说服不了老板,那么,尽你的最大努力,来设计一个吸引人的活动吧。
3、如何策划活动?
- 活动理由。所有的活动都必须有理由。
- 活动时间:节假日、季节变化、纪念日
- 基于产品或者商品本身的策划,如手机品类日
- 热点类,包括社会热点、娱乐热点、生活热点、自造热点
4、活动规则的设计准则:
原则:流程简单少思考,文案清晰无歧义。
文案的建议:多写多思考,不作不会死。
5、宣传投放渠道,了解自己的用户在哪里。
6、如何写活动策划?
1. 活动主题;2. 活动对象;3. 活动时间;4. 活动描述;5. 规则详情;6. 投放渠道;7. 风险控制;8. 监测指标;9. 成本预估;10. 效果评估;11. FAQ。
7、活动效包含内容:
- 活动概述:简单概述活动主题、对象、时间、内容。
- 活动效果统计:对活动结束后的活动效果进行描述。
- 宣传效果统计:对各个投放渠道的效果进行统计,并且掌握每个渠道带来的流量、转化率的相关数据。
- 反思与总结:活动效果、宣传效果带来了哪些经验和教训,下次应该怎么调整,如何提高。
8、活动运营环节可能存在的风险


9、活动效果监测,以及关键阶段数据监测,调整优化。


10、协调资源
11、活动开发、测试
12、活动总结的关键与核心
活动效果的判定和经验总结
13、以系统的观念对待活动策划
- 活动分类:抽奖类活动;红包类活动;收集类活动;返利类活动;竞猜(彩)类活动;
- “系统复用”就是一套系统可以被用于多个场景,对于活动运营来说,就是有一个系统可以支撑多种活动运营模式,而无需再次开发。
- 周期性活动策划,比如”签到“、”日历“

第五章:用户运营,用户户活跃、留存、分享
1、马斯洛需求理论
所有的工作,都围绕一个内容——人。既然用户是人,就绕不开需求理论。


2、运营中遇到的问题
? 流失行为是一个长期的持续的行为(留存也是,并不是说用户用了多长时间就是留存,而是在一个相对较长的时间内,用户一直在持续使用,哪怕频率是1个月使用1次)。
? 定义流失需要首先建立用户行为模型,从而确认对于网站(产品)来说,到底用户多长时间不使用就是流失。
3、针对短信的一些基础指标:
- 发短信会带有URL链接,这个URL链接回到指定Landing Page的用户数/发送短信总数,得到一个大致的回流率和转化率。
- 电商平台来说,告诉用户这里有折扣、有新品,让用户有兴趣了解是否可以买到自己想买的东西,能不能享受优惠。
4、用户召回和留存
- 当大多数运营人员还停留在“挽回用户”等于让用户回来的阶段,如果有人肯下工夫做一些流失用户回来之后的引导工作,他成功的概率将远远超过大多数人。
- 用户运营的目标,最基础的是用户规模,而用户的规模又隐含了:用户数(使用用户数、注册用户数、活跃用户数、付费用户数、流失用户数,如果是客户端还要考虑下载量);用户结构(新老用户的比例);用户属性与用户行为(用户属性可以用于分类目标用户,用户行为可以用来考察用户的生命周期和用户习惯)。
- 用户激励:头衔、等级、勋章、成就、排名与竞争,在整个会员等级体系中,最核心的并不是会员等级本身,而是其对应的权益,只有权益设计合理,用户才会对等级有所追求。
5、尊重用户,但保持距离
- “知乎为什么不采纳用户意见并立刻改进?”“一个产品,最难做的不是加法;而是减法;最难的不是改变,最难的是坚持。”
- 如果网站(产品)运营人员对用户不够尊重,产品有变化不告知、不引导用户,用户当然会觉得不愉快,互联网的发展很快,产品的可替代性很强,用户很容易找到其他新产品。
- 运营者应该以一个较高的视角去看待运营中出现的用户之间的问题。运营者是管理者,而不是调停者。
第六章:关于数据的一二三

1、运营数据分析的误区
? 不要用单一类型的数据去评价全局
? 不要夸大偶然事件,认为带来必然结果。
? 避免用结论推导原因。
? 避免唯数据论。
2、运营数据说谎的手法
? 拉伸图表。
? 修改坐标轴数据。
? 故意选择有利的样本。
? 样本规模差异。
第七章:当运营遇上产品
“到底运营的目标是可量化的还是不可量化的?
“不同的阶段有不同的评判标准,未必都可量化,也未必都需要量化。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sumdns.com/154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