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喜马拉雅上怎么赚钱必须成为主播吗(在喜马拉雅上怎么赚钱钱赚的多)

大家好我们今天就来聊聊有声变现这个事能不能做,因为疫情的缘故加上现在经济环境的问题,好多同学都想找个兼职来做,有声变现就是渠道之一,之前也都听过看到一些有声书、或者抖音的电影解说、广播剧、配音CV这些 这都是有声行业的变现,但是作为可以作为一个兼职来做,是需要具备相关能力的。要不要参加培训就成了摆在大家面前的一道坎,首先就有很多的培训机构和官方平台在做这个事,另外各种 工作室 公会也提供一些培训和日常训练,但是要不要培训,选什么样的培训机构就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道坎了。你要觉得你自己实力足够 这道坎你可以跳过了。

我说下我的观点,大于大部分人来说,培训是一定要的,甚至包块科班出生的你,是需要一个比较系统的训练和大量的联系才能具备这个能力,无论通过什么渠道,哪怕只是去PIA练习角色音和戏感也要有长时间的训练来满足行业门槛的。

重点我就今天讲下官方平台里最大咖的培训机构,喜马拉雅喜播教育的攀登计划,已经培养了超过5W人的一个大培训班,收割了20期韭菜的超级计划,很多人知道有声这个事就是通过喜马拉雅的攀登计划,那么攀登计划到底要不要报,就是第二道坎,很多小伙伴都在纠结这个问题,看这个问题之前 要先了解整个行业的故事,我试图用数据来理性的分析这个喜马及行业,最后在用我自己亲身的经历来聊聊我的一些看法,但是第一部分不适合大部分看,可以直接选择去看第二部分

之前大家很多时候都是听那些老师在说这条路如何如何广阔,如何如何好,但是没有一个老师从数据层面来支持这个问题,大多都是已鼓励及传销的模式来对大家做教育,但是你真的适合从事这行吗?你真的能从千军万马中杀出吗?你有什么优势呢?

那么数据就是最好的老师,首先从一则喜马拉雅股份的新闻让我想试图去寻找点什么,起因是一则机构转让西马股份的新闻,给出了西马按60亿美元估值计算,1000万美元起,没设上限,说明机构不看好香港的IPO之路,准备大规模的套现离场,资本的嗅觉从来都是比我们要敏锐无数倍。我查了下股权构成,IPO前,联合创始人余建军代表团队合计持股17.2%,熊明旺的兴旺投资持有喜马拉雅10.7%的股份,为最大机构投资方;挚信资本腾讯则分别持有7.5%和5.4%的股份。我又查看了历届融资历史,一共进行了9轮,的最后一次的融资是2018年12月,也就是说离现在也有将近3年,我又关注了下财报,由于喜马拉雅不是上市公司,财报的数据可以不精准,但是根据招股书,喜马拉雅2018年、2019年、2020年的收入分别为14.8亿元、26.8亿元、40.5亿元,2021年第一季度收入为11.6亿元,较2020年同期的7.0亿元增加65%。相应的净亏损分别为7.7亿元、7.7亿元、6.1亿元和2.7亿元。总体来说,营收保持较快增速,亏损也在持续收窄。但是三年的亏损也达到了20亿,按我估计E轮的融资数额不会大于30亿,已经这是西马要加速上市的一个原因之一,和他拥有的理想相比,他现在太缺钱了。喜马拉雅采取的是大而全的,有付费订阅、广告、直播、教育服务、其他创新产品和服务五个部分构成,五大收入版块全部由音频完成。

在用户基数上,截至2021年第一季度,喜马拉雅全场景月活跃用户为2.50亿,其中移动端月活用户仅为1.04亿,剩余1.46亿用户来自于IoT及其他第三方开放平台。我自己测试的数据反而是免费内容在微信小程序等第三方开放平台的点击量远远大于西马平台本身,这说明当你做音频内容的时候,可以有所侧重的选择这个群体。

第二就是喜马拉雅的问题出在用户留存上。喜马拉雅的营业费用主要由营销费用、研究开发费用、一般及行政开支三个部分组成。2020Q1、Q2及Q4其市场营销费用持续加码,但大手笔的营销,没有正向体现在用户增速上。招股书中显示,其移动端用户日均收听时长从2018年的123分钟增长到了2020年的141分钟,用户粘性也没有明显提升。

在线音频赛道最佳的选择无疑是知识付费,即用户因为喜欢音频内容成为平台的会员,或是为喜欢的主播订阅付费。招股书显示,会员及付费订阅一直是喜马拉雅的基本盘,对收入的贡献度始终保持在43%左右,2020年贡献了17亿的收入。但用户付费率才是评判知识付费模式的核心指标。截至2021年第一季度,喜马拉雅平均月活跃用户为2.5亿,却依然缺少竞争力,平均月活跃移动端付费用户为1390万,付费率为13.3%,但和在线视频30%的付费率相比仍有很大差距

知识付费在前几年是非常火的概念,诞生了很多独立的知识付费产品,如“得到”“樊登读书会”;“知识星球”等,和2016年被定义为知识付费元年。喜马拉雅就是在彼时高调入局知识付费的,上线了马东的付费栏目《好好说话》,造出了国内首个内容消费节“123知识狂欢节”。但很难想象,带着“知识付费”招牌揽客的喜马拉雅,在2018年的用户付费率仅为1.8%。,但这并未浇灭喜马拉雅对于内容的坚定。近年来,“大而全”的内容战略已经烧掉了喜马拉雅大笔资金——据招股书显示,2020年喜马拉雅向内容创作者及第三方IP版权合作共享的收入分成高达13亿元,同比增长43.9%。

另一方面,获客成本越发高昂,也让喜马拉雅的营销支出节节攀升。仅在2020年,喜马拉雅营销支出就达到了16.8亿元,同比增加了40%。

但是,知识付费并非喜马拉雅最大困局

而他在这几年错失了很多机会,就从我熟悉的一个财经领域来聊,我这几年看到了很多的财经大V都从西马转战到了其他平台,具体名称我不便说,但是他错失的付费用户及相关收益绝对是天文数字,因为选择财经和理财类知识付费的群体首先是保证自己有一定的资金和有理财的需求,而这部分人是最愿意为知识付费的,他们大多已经被市场教育过了,免费的东西夹带私货、收割粉丝的理财中最多的坑,也是他们大部分新手都经历过的市场教育,事业他们选择更谨慎,但对价格不敏感,也是粘性最高的一个群体,西马他把重心心定在了小说上,不是说不好,而是在当时他对这部分知识博主没太放在心上,我举例的一个财经大V,当年在西马开始了自己的知识付费之路,后来因为各种原因离开,现在一年自己的收入几个亿,这只是其中的一个大V,离开的其他大V还有很多,而错失了这部分流量及付费群体的西马还在挣扎。

成立9年、融资9轮的喜马拉雅现在不急都不行了,音频行业在2020年频频出现变数,最为明显的是新增了太多巨头竞争者——腾讯、字节跳动、快手、网易……

对于整个行业来说,内容质量参差不齐、付费内容占比低,是行业的通病,更是喜马拉雅的困局。

余建军2019年底在一次采访中表示:主流内容免费是一个长期生态,他透露当时喜马拉雅有95%以上内容免费,5%内容付费。

具体看看现在喜马拉雅上的内容生态,PUGC是对营收增长贡献最大的一个群体,但始终是UGC的天下。头部PGC内容,有德云社、三体等;腰部PUGC,如采采、幻樱空、有声的紫襟,一般拥有百万粉到千万粉不等;尾部UGC是指,播客、配音、朗读内容等。

招股书显示,到2020年底,喜马拉雅上的PGC和PUGC专辑加在一起,占比仅有0.3%,而UGC内容在整个平台收听时长中占了52%。源源不断的UGC出现,专业内容占比上不去。

但是你走得慢,市场就会被其他人占领,腾讯、字节跳动、快手、网易……都在加速布局,腾讯作为第一个“搅局者”2019年便开始于在线音频领域预热。彼时,QQ音乐推出“听书”板块,引入了《庆余年》《盗墓笔记》等原著IP,酷狗音乐也紧随其后,推出了酷狗电台。到了2020年4月,腾讯音乐上线“酷我畅听”APP,开始正式进军在线音频。

2021年以来,腾讯更是加快了步伐——今年1月,腾讯全资收购“懒人听书”,之后将“酷我畅听”与“懒人听书”合并为“懒人畅听”。据腾讯音乐消息,其长音频业务去年年底月活已突破1亿,冲劲十足。

除了资金强大腾讯入局外,字节跳动也有所动作。去年6月,字节跳动正式推出了“番茄畅听”APP,可以看做其旗下“番茄小说”的升级版,对接其中的正版IP。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字节跳动尚未在长音频领域着重发力,但其强大的内容分发实力以及抖音、今日头条打下的流量基础,都将会对喜马拉雅FM荔枝FM、蜻蜓FM等原生玩家形成巨大的潜在威胁。

凭借内容、技术、流量及资本优势,巨头们对“耳朵经济”这片蓝海虎视眈眈。此时,压力无可避免地转移到了“喜马拉雅们”身上。

艾瑞咨询报告显示,中国在线音频市场2018-2023年的复合增长率达到44%,2023年则预计达到698.1亿元。但如此规模的市场中,市场渗透率却有待提高。艾瑞咨询数据显示,目前在线音频的渗透率仅为45.5%。相比之下,在线音乐、在线视频的行业渗透率已经分别达到89%、74%。

总结就是 喜马在最近3年亏掉20亿后,现在极度缺钱,尤其赴美ipo的计划被搁置之后,这对VC PE来说 是不能接受的,为何有资本在赴港IPO临门一脚前要急于变现手里的原始股,这是耐人寻味的。

所以我们开始分析攀登计划,这是一个自媒体经济下的产物,我是对他很肯定的

任何行业都有门槛,这个行业的门槛其实是资源,不是技巧,你的技巧可以通过重复的练习取得效果,最多就是多付出一些时间成本,但这是一个相对闭环的垄断行业,你如果没有一个带你入行的机会,你就是在优秀也没法进入这个圈子,而这个圈子不是特指西马,而是整个有声行业,整个行业随着发展对主播这个职业所需要具备的技能有了大致的了解,多播剧和广播剧市场是开始单播剧,趋势上是需要更多新鲜血液。

但这也就牵扯出另一个录书的困局,头部和腰部的主播占有了80%的资源,这部分人占整个群体的15%以内,而随着攀登计划的延续,这部分人的比例只会越来越低,而剩下的20%资源才会出现在各位小伙伴这里,那么你以为的是你以为的吗?你一个毕业小白拼什么

还有一个问题也困扰着一部分人,就那么部分有能力接到书的人,通过录书来变现的第一步实现了,但自己名下没有任何显示,声音属于平台方,自己无法实现粉丝的积累,而各平台又很看重这部分数据,这对一部分有实力的同学来说也是比较尴尬的现实。

第二部分

从他现在的问题来看,喜马很缺钱,包括背后的资本也在变现,现有的盈利模式增长对她来说有些太慢,无法对抗市场巨头的渗透,他会想方设法让你去参加各种 培训班,攀登后面还有进修班,进修班后面还有线下的高级班,同时马上又要开唱歌的培训班,这个就是属于跨界割韭菜了,就怕其他平台来和他抢韭菜。

另外他自己推崇的毕业拿资源的承诺,说他有多少资源,多少版权,资源他是能提供一部分资源,一个试音好几百上千人参加,就这样还是很差的C级资源,但是和他整体马上突破10W的攀登毕业生来说是太少了。一个月一次的机会试音,而且拿到的书简直没法看,还不如工作室群里的,天天都有试音,很多短视频配音价格不低,而从版权来说,阅文集团才是这个行业的大象。很多头部网文资源都在他手里

第二鼓吹说同学之间的资源和友谊,曾经确实如此,但是那是前面一些人,他们本身已经是主播或者工作室从业人员,他们就是来用喜马这个品牌加持一下自己的,也是喜马当初的战略,让他们从这个品牌来定义从业者,就像行业规定行业认证一样,

但是随着时间的推进,报名的人里越往后越小白,资源都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了,前5期里N多的喜马自己的主力主播都在参加这个攀登计划,人家是成熟制作团队,工作室资源, 又自带流量粉丝。 而现在的攀登计划有几个有这样资源的主播,每期大概3000人,可能有几个这样的人,但是和个人来说是没有任何关系了。所以他推广说的那些优势你们觉得还是优势吗

我们来算笔账 每期大约3000人,现在20期了=3000×20=60000人,加上工作室还有其他各渠道各平台的主播,我说超过10W+一点问题没有,我在工作室见了很多和喜马没有任何关系的主播,所以这个行业兼职十万人是非常保守的估计。不过虽然看似有10万+的大军,光从喜马来看,达到标准并且长期稳定坚持做这行短期看在1W~2W+,这个就是每一期你需要竞争的目标和对象,你有没有能力和信心和他们竞争。另外 很关键的是你能坚持吗?在毕业看不到希望的时候,你能坚持多久,为爱发电多久。如果你是因为兴趣,恭喜你你可以在里面多挣扎一阵,如果连兴趣都不是,又没有能力,对不起。毕业那天你就可以卷铺盖回家了

现在这里面科班出身的人挺多,越来越多,都在试着当副业来投入,他们这些电视台的主持人,配音员也入这个坑,都是经过多年专业训练的,基础非常好,只要改变他们自己的播音腔,立马就是个A+主播,那么你如何立身呢?

还是那句话,如果你有实力,或者你真的特别喜欢,那你永远可以试着进来找找的机会。这是一个孤独的行业,如果你没有足够强大的意志力和坚韧不拔的信心,你根本坚持不到你能出头的那一天,不过没有一个行业是可以徒手捞金的,都需要付出大量的辛苦,以及做好了永远无法翻身准备。虽然说话题有点沉重,但是我说的都是肺腑之言。入不入坑决定权在你,但对于自己硬实力、软实力的评估,你比我更清楚。

关于教学内容

这个还是很硬核,绝对能让 学到东西,也能让你提高,单纯从能力培养来说 绝对没问题,教学模式是4师

督导师 按说应该是负责日常的教学和答疑 以及教学讲解,但是从100个班级的班长群反馈来看,大部分基本都是发通知发打卡。这个需要喜马的管理团队去发现这个问题,大部分这些工作班长就能很好地完成了。

点评师 都很负责 也很指出来问题,但是和编辑一样,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审美和喜好,所以这个才有点艺术的感觉。认真的点评都是逐字逐句的给你讲解问题,这个绝对是实打实的,千篇一律的教学那是流水线,培养出来的主播也就成了工业化的产品,这点喜马做的也还好,虽然教学东西一致,但对艺术的理解是万紫千红,百家争鸣,没谁好不好,这个还是能非常值得推崇的,所以遇到点评师的话不要全听,更不能不停,要在学习的基础上,多思考,了解自己的特点,想活下来必须要有自己的风格,

直播大咖

大咖直播课+直播课效果很好,老师现场带着你一起练习,而且都是行业大咖和能力优秀的老师,这种表现力的展示,这个我觉得非常好,教学也更多

最最最重要的是AI的科技进步将可以淘汰 90%的从业者,相信我,很快就会出来的,你自己要是没有形成独特的演播艺术,AI的合成将会让你没有生产空间。我本人对AI了解比对有声行业了解更多,你现在所看到免费AI合成音只是20年前的技术,声音生硬,语调无变化,自然模仿音也是5年的技术,能做到人类语言一样,但语调表达不准确,但真正的AI语音合成还不一样,正式的AI合成就像NVDIA做的显卡发布会一样,只要他不说,你已经几乎分不出到底是人还是AI读出来的,他是收集了大量的声音对比文字做的神经训练,不停的迭代,不停的增加深度,每一天都会数量级的进步。现在已经可以做到模拟人类大概百分之九十五的情绪,和60%演播技巧,这已经超越大部分新手主播了,已现在的开发度来说已经可以播的非常好了,可以替代50%主播,在随着他不停的迭代训练,1年后,你要是没有特点,新人未来没有任何生存空间了,他模拟人类的情感,人类的情绪,声音还可以定制。你稀罕什么就选择什么,大不了加钱买语音包, 24小时不停歇的制作有声作品,对于平台来说,B级以下的书,都找他训练就好了,几乎没成本,你说这算可怕不。

那么看了这些你就可以决定要不要去参与了,另外想了解这个行业或者想学习的我这里有很多资料,试音资源都有,需要的可以@我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sumchina520@foxmail.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sumdns.com/68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