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2. 移动互动广告—————— 4
3.互动广告平台概图—————- 6

常见轻互动活动
互联网传统直投广告

移动互联网时代,用户浏览手机APP时,如新闻类广告,在浏览新闻时会推荐相应的广告,如信息流。常见的广告位置如开屏、插屏、信息流、横幅banner(常见SDK接入,进行广告投放),位置较好流量费用较高;而弹窗、悬浮、icon、文字链等非标位置,展现素材创意给用户的能力较弱,无法通过丰富的创意吸引用户进行广告的转化和消费的刺激。
主要缺陷在于:(1)常见素材能力展现强的位置,流量的成本较高,不利于企业利益;(2)在用户内容列表中嵌入广告,影响用户体验,不利于媒体APP品控;(3)常规的用户根据广告创意吸引进行广告转化,用户动机不强烈;而通过用户沉浸式参与获得的广告,用户更有转化的意愿,这是用户通过劳动和运气获取的成果更容易刺激用户消费
移动互动广告

具体流程为:
(1)用户浏览手机APP时,如新闻类APP,当前APP媒体提供一个广告位,如右下角的悬浮按钮,请求【广告平台】,获取规格50X50的【入口素材】和点击链接。
(2)广告平台根据当前用户浏览内容为【做菜栏目】,用户DMP信息为女性用户,通过【素材引擎】获取海量50X50的素材,然后通过【算法推荐】确定入口素材为小松鼠悬浮按钮,并提供当前广告位的投放链接。
(3)用户点击【小松鼠悬浮按钮时】,访问广告位投放链接,广告平台的【活动投放引擎】根据几十种皮肤如(刮刮卡、大转盘、割绳子、套兔子等等)和对应的活动配置(配置不同的图片、标题等组件)构成的活动进行相应过滤后,根据流量特征和用户特征等通过【算法推荐】确定某款活动如【套兔子】
(4)活动渲染完成后形成DPA元素展现在用户面前,活动点击参与后,如套兔子活动,套取对应的礼品或者福袋,其中有一定概率中福袋;广告平台的【广告引擎】根据根据流量特征、用户特征、活动行为进行过滤在投广告,并通过【算法推荐】确定某个广告,如进入购物APP淘宝,购买五折的菜谱书籍。当前广告以弹层形式展现在用户面前,如果用户点击了,平台将向广告主收取投放费用,以CPC计费
(5)用户点击广告弹层后,跳转到广告主落地页,或者打开购物APP如淘宝,进入推荐广告对应的产品如【菜谱】进行购物消费。
3.互动广告平台概图

主要吸引用户的点在于皮肤和新颖性和活动的参与感,常见的皮肤设计如:刮刮卡、大转盘、割绳子、砸金蛋、摇奖机、翻牌子、大海捞金、扭蛋机、扯红包、拆快递、套娃娃、扭蛋机、摇塞子、摇签、射箭、挖金矿、套兔子、卡包、吹气球、摇钱树、答题、炮击拿好礼、幸运大抽奖、聚合页、幸运翻牌、福利天天送、集字摇奖机、套娃娃、种红包、天天果园、大富翁等等;常见的活动配置主要如推广计划时间,相关组件图片,相关标签如行业标签、人群DMP标签、场景标签、节日标签,以及弹层方式等内容。
区别与常规互联网广告的直投方案,互动方案增加了用户体验,也增加了用户转化链路;优势是把非标位置变成了可投放位置,是从0到1的过程;劣势是长链路形成的漏斗比较容易造成用户流失如100个用户只有10个访问了广告主落地页。但是长链路通过活动的形式:从入口素材,到活动参与,到弹层吸引,到广告投放,不同环节提供给算法的决策空间和时间较长,通过优秀的算法推荐能力,能够有效提高效率,最终完成广告的消费刺激目的。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sumdns.com/75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