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偶得
文/房喜昌
咬文嚼字作诗家,反复推敲意未佳。
午梦醒来得好句,一壶老酒就黄瓜。
故乡
文/房喜昌
春日趋车故里行,山珍野菜待宾朋。
叮宁老嫂休挖尽,留住思乡一缕情。

杂感
文/李忠诚
一
小孩像狗用绳拴,家长心情怎坦然?
防范坏人无可议,莫非世道不平安?
注:乘地铁看到一家长用绳将孩子拴在手腕上…
二
一日三餐为口忙,时光荒废暗神伤。
何时也效陶公潜,车马不闻看菊黄。

说官·反腐有感
文/赫彦芳
两袖清风小鬼惧,一身正气阎王惊。
青松不改刚直骨,何效昙花短暂红。
人生自省
文/赫彦芳
香茶品岁月,狼毫写春秋。
灯暗诗影斜,人堕志不酬。
疫后复工赞
文/赫彦芳
几枝嫩柳风染绿,一树小杏鸟啼红。
春城不恋夏日美,解封又踏新征程!

忆山乡夏夜暴雨
文/梁正轩
山区夏季多干旱,半夜惊雷动地天。
暴雨倾盆漫原野,梯田余水月亮弯。
送陈凯同志去海南定居
文/梁正轩
光阴易逝总牵魂,对镜额头多皱纹。
妙笔生花迎旭日,瑶琴催马送黄昏。
惜别暂忍新思苦,聚首重将旧梦温。
海角天涯心与共,邀来朗月共斜樽。
端午
文/梁正轩
风轻云淡正端午,香艾秀门驱五毒。
巧手青丝缠角粽,飘香玉黍送亲朋。
端午悼屈原
文/梁正轩
端午汨罗翻巨素,龙舟竞渡互争雄。
《离骚》悲唱千秋续,奋勇争先祭屈翁。

忆端阳采艾 二首
文/吴雅琴
一
端午清晨天未明,身背竹篓上山行。
满身泥水鞋湿透,艾草飘香四季宁。
二
重五黎明奔北山,身背竹篓手提篮。
妇姑采艾人欢笑,不管坡滑露水沾。
蒿杆齐腰掐一段,清香四溢浸衣衫。
菖蒲灸草门前挂,茎叶搓绳袅袅烟。

勤奋?步闲云原韵
文/邢树田
世间无不爱黄金,既宠黄金也噬银。
休劝诸君多努力,苍天最负勤劳人。
题童治军画作《松》
文/邢树田
老干虬枝苍翠松,风摧雪打更峥嵘。
崖头一立英雄色,劲骨刚姿贯九重。

为溥仪与宿敌合影笑谈感叹
文/宋保民
一幅旧照感苍桑,三位相拥话帝王。
昔日为敌刀斧见,今朝结友戏炎凉。
端午感怀
文/宋保民
青粽飘香端午近,汨罗江水祭忠魂。
离骚诉恨传千载,天问含冤感万民。
拈系长丝求泰治,插熏艾草乞甘霖。
相思一曲心如故,唯愿神州有谏臣。
咏粽子
文/宋保民
碧绿轻纱扮靓妆,冰肌玉体沁幽香。
丝巾裹显蛮腰细,沉入江中祭谏郎。
端午寄语
文/宋保民
苍天落泪祭屈原,百姓思忠吼震寰。
艾草遍插哀愤寄,祈求国泰保民安。

梦中的槐树
文/杨帆
夜风暗送溢槐香,入梦乡关水瀚长。
碧树琼花流宇际,骊歌一路过江洋。
端阳怀古
文/杨帆
玉陨怀沙化明月,浩然正气照人间。
狈狼乱政郢都陷,魂魄维忠沧浪连。
天问苍苍途漫漫,离骚耿耿子拳拳。
英雄末路千秋叹,奸佞新冠几瞬残。
竞渡龙舟战鼓擂,流芳青史楚歌传。
艾蒿蒲酒端阳祭,米粽香囊百姓捐。
大义狂飙荡污秽,丰碑高筑吊先贤。

荷风嬉雨
文/黄赤
风平浪静泛香薰,粉艳白骄志不群。
灵秀皆因独不二,芳名一舍伴金尊。
莫言前世寻因果,只叹今生过凡尘。
苦海无边唯自度,回眸视岸定禅心。
谒三亚南山寺
文/黄赤
南巡漲海留禅踪,六渡东瀛启昧蒙。
莲花白象谁与共,佛前常伴四时灯。
鹙子应是真罗汉,教义菩提假慧僧。
得悟无心空即释,无心悟得释还空。
富力湾一游
文/黄赤
举步踏阶行,舒眉四海平。
轻帆天际阔,陡壁地接空。
细浪迷渔叟,惊涛嬉稚童。
流泉歌霭暮,落日舞霞彤。

孟夏随想
文 / 于淑彦
孟夏牡丹香远外,蝴蝶对对久徘徊。
缠缠绕绕花中舞,九妹山伯是否来?
端午随想
文/于淑彦
年年五月五端阳,彩线缠缠米粽香。
艾草青青插壁上,除瘟避秽饮雄黄。

奥运中国红
文/王磊
冰破五环融四野,红飘冬奥竞霜烽,
龙腾雪岭燃天火,手碎星云撒太空。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sumdns.com/42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