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数据时,我们怎么能了解全国疫情发展情况?
虽然大家每天上微信看一看周边有多少人阳了,感觉一下子身边就多出了好多的阳性。但是这样的“感觉”往往是不靠谱的,社交媒体的信息茧房会让人难以看到事件的全貌。
但是卫健委每天公布的阳性数字能不能参考呢?这就得看群众的智慧了。
至少从目前我们能够得到的信息看,主要的病征是发热、嗓子疼、骨头疼等病状,对于在数字化环境中生活的民众,在出现了这些病征时,我们首先是去医院还是先上百度?对于多数人,可能先去百度上查找一下相关症状以及应对办法,实在不行了再去医院解决。
那么每个人的搜索记录就成为了观测疫情发展的重要途径,虽然不够精确,但是当有海量的数据时,却足以反映出趋势。
接下来,就教给大家具体的操作方法:
(1)打开https://index.baidu.com/ 百度指数

(2)在搜索栏中搜索“发烧”

然后我们就能够看到一个搜索发烧关键词的数据图,图中可以明显看出近期发烧的搜索量远远高于均值。
在11月30日,搜索量指数为3000,而到了12月16日,搜索量指数几乎直线上升,达到了64795,并且数据并没有调头的迹象,那么这是全国数据,想了解本地情况怎么做呢?


(3)在区域中选择相对应的省份或者城市

数据看出,北京的峰值出现在12月12日,

(4)点击“人群画像”,就能够得到分省或者分城市的数据


(5)那么根据数据,是不是北京疫情的第一波高峰期已经过去了呢?
我们知道,对于大多数阳性病患,在后期有较为显著的咳嗽症状,因此,再以咳嗽为关键词搜索北京的数据,结果如下,说明咳嗽的症状还在显著增长中,

(6)将发烧与咳嗽两个关键词进行对比观察,咳嗽搜索的峰值正好滞后了发烧峰值三天,基本上和大量网上所描述的症状相符。

疫情到了需要我们自己照顾自己的时候了,通过了解数据能够更好地进行应对,你学废了吗?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sumdns.com/15042.html